我之前寫過幾次關於學費調漲的意見的文章
2008/1/11 學費調漲開放至10%
2008/6/10 最近幾件新聞事件的心得
我對於學費調漲抱持著是開放的意見,希望私立學校能夠完全不設定學費上限
相對的教育補助必須要全部補助在學生獎助金上面
不過昨天看了幾則 BBC 的報導,讓我有點動搖了
BBC 是英國媒體,裡面許多新聞都是以英國角度看世界
因此其中對於英國教育相關資訊應該也算是滿準確的
英國私立學校一年學費大約是3000英磅(18萬元新台幣) (2007/1/18 大学学费可能涨至一万镑)
在英國是屬於私校比公立學校好的情況,著名的英國大學牛津、劍橋等都是私立學校
但是英國現在也遇到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就是家庭經濟能力較為貧困的家庭因為高學費的情況造成根本無法翻身
我之前的想法是放在很簡單的因果論
A. 學費不設限 → 爛學校調高學費沒人來於是直接降學費或是想盡方法增加教學品質或是選擇倒閉 → 整個教學環境的提升
好學校隨著調高學費得到更多教學資源,使得學校更好學生更加受惠
B. 學費調漲後 → 因為學費調漲造成大家會更珍惜教學資源,學生會更用功念書,不用功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繳交高額學費,不用功是自己的浪費,學校可以拿你所繳的學費所產生的教學資源去培育其他優秀用功的同學。
(也因此我並不反對買文憑這種行為,只要你付的錢多,學校可以拿你付的錢去讓更多缺錢但是會念書有前途的學生有發展,你也是對學校有貢獻啊)
C. 清寒學生靠申請獎學金和就學貸款念書 → 因為懷有著必須要還貸款的心因此會更加用功念書,並且積極去使用學校資源 → 清寒學生的能力提升 → 清寒學生踏入社會後就有機會翻身了
這是我過去很簡單的想法,也很符合我身為工程師的邏輯
但是其中包括了很多假設是我沒注意到的
1. 大家要能夠認知高等教育並不是一個義務而是一個投資,這投資能不能回本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2. 社會要能接受買文憑這個行為,但是買的費用要夠高
3. 獎助金制度和就學貸款要足夠健全,讓清寒學生能夠在完全無經濟壓力的情況下過完四年大學生活,之後踏入職場後開始還錢
但是從英國的情況看來,我上面的三個假設是有問題的
1. 高等教育是個投資而不是義務,這一點目前在台灣是肯定行不通的,台灣人民的心態甚至還希望人人有台大念。不過在英國也是有問題的,因為高額學費造成許多清寒學生不敢讓自己進入私立學校如劍橋牛津就讀,於是退而求其次到家附近教學品質較差的國立大學就讀。
心態這種東西是很難去改變的,但是只要不改變,我前面的推論都是白講
3. 獎助金制度和就學貸款的健全,這點在台灣也是有實行上的困難,我相信台灣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但是因為太聰明了造成容易短視近利並且貪小便宜。像台灣就常發生其實家境小康甚至還算是富裕的家庭,因為就學貸款免利率仍然跑去申請並且拿來投資,造成就學貸款的門檻必須設定的更嚴格,但是嚴格的情況造成了真的貧困的人更容易被犧牲。
所以說很多事情真的沒辦法用簡單的邏輯推理或是簡單的市場法則去推斷,人心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或許不是我這個簡單的工程師所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只希望現在的新政府能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這個複雜的問題
2008/1/11 學費調漲開放至10%
2008/6/10 最近幾件新聞事件的心得
我對於學費調漲抱持著是開放的意見,希望私立學校能夠完全不設定學費上限
相對的教育補助必須要全部補助在學生獎助金上面
不過昨天看了幾則 BBC 的報導,讓我有點動搖了
BBC 是英國媒體,裡面許多新聞都是以英國角度看世界
因此其中對於英國教育相關資訊應該也算是滿準確的
英國私立學校一年學費大約是3000英磅(18萬元新台幣) (2007/1/18 大学学费可能涨至一万镑)
在英國是屬於私校比公立學校好的情況,著名的英國大學牛津、劍橋等都是私立學校
但是英國現在也遇到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就是家庭經濟能力較為貧困的家庭因為高學費的情況造成根本無法翻身
我之前的想法是放在很簡單的因果論
A. 學費不設限 → 爛學校調高學費沒人來於是直接降學費或是想盡方法增加教學品質或是選擇倒閉 → 整個教學環境的提升
好學校隨著調高學費得到更多教學資源,使得學校更好學生更加受惠
B. 學費調漲後 → 因為學費調漲造成大家會更珍惜教學資源,學生會更用功念書,不用功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繳交高額學費,不用功是自己的浪費,學校可以拿你所繳的學費所產生的教學資源去培育其他優秀用功的同學。
(也因此我並不反對買文憑這種行為,只要你付的錢多,學校可以拿你付的錢去讓更多缺錢但是會念書有前途的學生有發展,你也是對學校有貢獻啊)
C. 清寒學生靠申請獎學金和就學貸款念書 → 因為懷有著必須要還貸款的心因此會更加用功念書,並且積極去使用學校資源 → 清寒學生的能力提升 → 清寒學生踏入社會後就有機會翻身了
這是我過去很簡單的想法,也很符合我身為工程師的邏輯
但是其中包括了很多假設是我沒注意到的
1. 大家要能夠認知高等教育並不是一個義務而是一個投資,這投資能不能回本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2. 社會要能接受買文憑這個行為,但是買的費用要夠高
3. 獎助金制度和就學貸款要足夠健全,讓清寒學生能夠在完全無經濟壓力的情況下過完四年大學生活,之後踏入職場後開始還錢
但是從英國的情況看來,我上面的三個假設是有問題的
1. 高等教育是個投資而不是義務,這一點目前在台灣是肯定行不通的,台灣人民的心態甚至還希望人人有台大念。不過在英國也是有問題的,因為高額學費造成許多清寒學生不敢讓自己進入私立學校如劍橋牛津就讀,於是退而求其次到家附近教學品質較差的國立大學就讀。
心態這種東西是很難去改變的,但是只要不改變,我前面的推論都是白講
3. 獎助金制度和就學貸款的健全,這點在台灣也是有實行上的困難,我相信台灣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但是因為太聰明了造成容易短視近利並且貪小便宜。像台灣就常發生其實家境小康甚至還算是富裕的家庭,因為就學貸款免利率仍然跑去申請並且拿來投資,造成就學貸款的門檻必須設定的更嚴格,但是嚴格的情況造成了真的貧困的人更容易被犧牲。
所以說很多事情真的沒辦法用簡單的邏輯推理或是簡單的市場法則去推斷,人心和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或許不是我這個簡單的工程師所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只希望現在的新政府能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這個複雜的問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